社會在進步,污染也在“進步”。生活質量的提高帶給我們便利,也帶來弊端,不能阻斷經濟的發展,就只能在水處理方面下功夫,比如說使用水處理設備,比如說純凈水設備。對于純凈水設備處理水的結構和原理有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來探究一下。
首先說一下純凈水設備處理出來的兩種水是怎樣的的情況?
1、純凈水:利用反滲透技術除去了水中有機成分、無機成分、重金屬離子、有害雜質及細菌以及礦物質,可直接飲用,稱為純凈水.它在凈水的基礎上進一步凈化而來,需要用到電,有廢水產生,它是最放心直接飲用的水
2、凈水:利用凈水技術除去水中大量的有機成分、重金屬離子、有害雜質及細菌,并保留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清澈、甘甜、富氧可直接飲用,稱為凈水.它不用電,沒有廢水。
其次說一下純凈水設備的結構和原理:
1、活性炭
活性炭是一種微孔發達的碳化合物,黑色粉末狀或塊狀、顆粒狀、蜂窩狀的無定形碳,也有排列規整的晶體碳。有極其豐富的空隙結構(每克達1000平方米),因而具有極強的吸附性能,是水處理運用最普遍的凈水材料之一.能夠去除水中的異色、異味、有機物、余氯,同時也可以改善水的口感。
2、微濾
微濾又稱微孔過濾,屬于精密過濾。過濾精度是一般在0.03-15微米,是一種以靜壓為推動力,利用網狀過濾介質的篩介質的篩分作用進行分離的膜過程,微濾膜具有比較整齊、均勻的多孔結構,在靜壓差作用下,小于膜孔的粒子通過膜,比膜孔大的粒子被截留在膜表面,使大小不同的組分得以分離.
常見的各種PP濾芯,陶瓷濾芯等都屬于微濾范疇,能過濾水中的泥沙、鐵銹等大顆粒雜質.
過濾精度在微濾與納濾之間,其孔徑范圍在0.002微米-0.1微米,是一種利用壓差膜分離技術,就是在壓力作用下,原水從高壓端過濾到低壓端,超濾一般可濾除水中的鐵銹、沁沙、膠體、細菌、大分子朋機物等有害物質,并能保留對人體有益的一些礦物質元素.是礦泉水、山泉水生產工藝中的核心部件.
3、納濾
納濾 是一種介于反滲透和超濾之間的壓力驅動膜分離過程,納濾膜的孔徑范圍在幾個納米左右。,其特點是只對特定的熔質具有高脫除率,主要去除直徑為一個納米左右的溶質粒子,截留分子量為100-1000MWCO在飲用水領域主要用于脫除硬度成分、三鹵甲烷中間體、異味、色度、農藥、合成洗滌劑、可溶性有機物和蒸發殘留物質.在很低壓力下仍具有較高脫鹽性能.對高硬度水進行軟化、脫鹽是納濾膜應用的最大領域.
4、反滲透
反滲透又稱逆滲透,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溶液中分離出溶劑的膜分離操作。因為它和自然滲透的方向相反,故稱反滲透。
反滲透技術是美國60年代初研制用于太空的一種超高精度的利用壓差的膜分離技術.其大原理是在原水一邊加比上自然滲透壓更高的壓力,逆轉自然滲透方向,把原壓向RO膜的另一邊純凈水中,這是和自然界中滲透相反的過程.
反滲透過濾精度在0.00001微米左右,理論上講可濾除水中幾乎一切的雜質(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許水分子通過.一般用于飲用純凈水、工業超純水、醫藥超純水的制造.反滲透技術需要對原水回壓.利用控制系統可對反滲透膜進行反沖洗,提高膜的使用壽命.
5、KDF用于活性炭過濾設備中具有明顯的抑菌效果,是凱得菲的縮寫,美國環境保護署(USEPA)將KDF處理介質定為“微生物抑制裝置”。KDF適用于氯氣處理過的市政自來水,KDF水處理介質符合環保要求,是一種高純度的銅、鋅合金,通過電化學氧化一還原進行水處理工作,它還可以清除水中高達99%的氯和水容鉛、汞、鎳、鉻及其它可熔解金屬.對控制細菌、真菌、污垢、水藻的滋生成效卓著,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水處理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氧化還原反應,KDF與水中氧化性有害物質進行電子交換,把許多有害物質變為無害物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的PH值,減少礦物質結晶以防止結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