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閥門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財報匯總分析
閥門作為工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電力、冶金、市政建設等多個領域。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產業升級,對高質量、高性能閥門的需求不斷增加。 特別是在智能制造和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智能閥門和環保型閥門逐漸成為市場的新寵。
隨著2024年進入最后一個季度,國內閥門市場的發展狀況備受關注。為了更好地了解行業整體表現和未來趨勢,控制閥事務所對2024年前三季度閥門相關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了詳細整理和分析。
前三季度財報:
各公司情況明細:
中控技術
2024年1~9月, 中控技術 實現 營業收入63.37億元 ,同比增長11.58%;剔除GDR資金匯兌損益影響后,歸母凈利潤為7.37億元,同比增長32.02%,扣非凈利潤為6.75億元,同比增長55.60%。
得益于中控技術在海內外市場、多行業賽道的持續拓展,在國內市場,中控技術連續多年保持領先地位,目前已深入覆蓋全國643家化工園區,覆蓋流程工業領域超過3.27萬家客戶。三季度財報數據不僅反映出該公司 在市場拓展、產品研發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持續優化,也再次驗證了其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
根據公司公告,截至2023年中控技術的集散控制系統(DCS)連續十三年蟬聯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名,安全儀表系統(SIS)連續兩年蟬聯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名。
在海外市場,中控技術也進入發展新階段,國際化生態圈及全球化布局運營能力持續加強。根據公開信息,公司核心產品和解決方案已覆蓋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海外團隊近300人,在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哈薩克斯坦等國家設立子公司6家。
同時,中控技術依托在數字化和智能化領域的優勢,加速開拓新行業、新賽道。比如機器人、風光制氫、智慧實驗室、智慧煤礦、智慧園區、白酒等新業務領域,多個新賽道業務實現了快速增長,中控技術在工業AI領域進行了全方位探索。
根據過去五年中控技術年報,其逐年營收情況如下:
從2023年度數據來看,中控技術的年營業額為86.20億元,而其中旗下 控制閥相關 企業全資子公司—— 浙江中控流體技術有限公司2023年度總營收為6.05億元,占比為中控技術的7%。
川儀股份
2024年1~9月, 川儀股份 實現營業收入 56.22億元 ,同比 增長2.54% ;歸母凈利潤5.58億元,同比增長4.44%;扣非凈利潤4.8億元,同比增長3.95%。
其中, 第三季度單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77億元 ,同比下降0.61%,但歸母凈利潤達1.96億元,同比增長7.84%。這一成績表明,盡管面臨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川儀股份依然能夠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顯示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通過報表可以看出,川儀股份在提質增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其通過優化內部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和加強成本控制,有效提升了整體運營質量。報告期內,川儀股份司的三費占營收比為16.74%,同比下降8.13%。這表明公司在控制費用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進一步增強了盈利能力。
此外,川儀股份的研發投入持續加大,2024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達2.52億元,同比增長10.20%,占營業收入的7.02%。這一系列措施不僅提高了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也為公司贏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川儀股份在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上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其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積極布局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包括在智能流量儀表、智能調節閥、智能壓力變送器等主力產品上實現了顯著的技術突破和市場拓展。
根據過去五年川儀股份年報,其逐年營收情況如下:
從2023年度數據來看,川儀股份的年營業額為74.11億元,而其中旗下 控制閥相關 企業包括:重慶川儀調節閥有限公司、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器分公司、以及檢維修公司—— 重慶川儀速達機電有限公司 等相關企業,其中2023年度 川儀調節閥總營收23億元 , 川儀執行器 總營收 6億元 , 速達機電 總營收為 1.8億元, 這三家公司總營收30.80億元,占比為川儀股份的 41.56%。
紐威股份
2024年1~9月, 紐威股份總 營業收入 44.55億元 ,同比增長5.09%,凈利潤8.28億元,同比增長40.69%,扣非凈利潤8.16億元,同比增長29.66%。
紐威股份以工藝閥門為主,作為國內最大的工藝閥門廠家,其主要產品包括:球閥、蝶閥、閘閥、截止閥、止回閥、核電閥、調節閥、水下閥、安全閥和井口石油設備等產品,主要應用于煉油、化工、煤化工、海工(包括深海領域)、空分、液化天然氣、核電、常規電力、長輸管線以及可再生和綠色能源應用等工業。
根據過去五年紐威股份年報,其逐年營收情況如下:
其與眾多知名品牌有著悠久的合作歷史,比如 殼牌、道達爾等。其擁有較為廣泛的國內外認證證書,近幾年在液氫行業、海工造船以及核電等行業逐漸深耕。
據統計, 其球閥、蝶閥以及控制閥產品2023年度總營收為14.10億元。
江蘇神通閥門
2024年1~9月, 江蘇神通閥 門實現營業收入5.82億元,同比增長6.95%;實現凈利潤8421.39萬元,同比增長10.56%。
江蘇神通閥門的主要產品為:蝶閥、球閥、閘閥、截止閥、止回閥、調節閥、非標閥等七個大類145個系列2000多個規格,這些產品廣泛應用于冶金、核電、火電、煤化工、石油和天然氣集輸及石油煉化等領域。
其冶金特種閥門主要應用于冶金行業的高爐煤氣干法除塵與煤氣回收等節能減排系統,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70%以上;神通閥門國內核級蝶閥、球閥產品的主要供應商。
近幾年,神通閥門在科技創新、產品研發、市場拓展、業績均有持續增長。根據過去五年神通閥門年報,其逐年營收情況如下:
中核科技
2024年1~9月, 中核科技 總營收約 10.25億元 ,同比 減少8.25%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16億元,同比減少11.19%。
中核科技國內三大核電集團核電閥門主力供應商,在核電行業擁有天然優勢,另外還與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為戰略合作關系,并為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等大型民營石化企業提供閥門產品。其主要行業包括:石油、天然氣、煉油、核電、電力、冶金、化工、造船、造紙、醫藥等行業,總而言之,“核工程、石油石化、公用工程”是其三大主流目標市場。
中核蘇閥在推進關鍵閥門國產化方面收獲頗豐,比如成功研制主蒸汽隔離閥等一批填補國內空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閥門,在按期保質完成重大工程任務,推動核電關鍵閥門“以國代進”。根據過去五年中核科技年報,其逐年營收情況如下:
無錫智能
2024年1~9月, 無錫智能 合計總營收 7.85億元 ,同比 增長2.66% ;歸母凈利潤為3368.19萬元,同比下降57.13%。其中, 第三季度營業收入2.39億元, 同比 下滑22.8%。
2024年,無錫智能就搶占市場、降本增效、信息化建設和人才建設等下足功夫。無錫智能現有十一類控制閥系列產品,其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鋼鐵、冶金、紡織、能源、電力、食品、環保等行業。目前除了無錫工廠外,還建有年產達8000噸的先進精密鑄造工廠——江蘇智能特種閥門有限公司。
無錫智能一直以來的市場經營理念是替代進口,做國產化,以服務為先手,以儀征化纖為市場突破口,逐步成長為一家上市控制閥企業。
作為在2014年被工信部評選為“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專項試點企業”,無錫智能其設有江蘇省調節閥工程技術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4年3月,其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公司總部舉行了“控制閥關鍵部件設計與仿真模型開發研究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從2018年,無錫智能自控科技中心一期項目投產,一期項目占地面積67畝,投資2.8億元。到2023年6月28日,近6萬平方米,廠房等建筑面積8萬余平方米,總投資4.5億元,達產后產能超6萬臺套的無錫智能開關閥制造基地開業,這些年無錫智能在產品創新和制造基地上的投資不少, 未來可能在產能擴展陸續完成后,在精益生產和成本控制上大有可為。
根據過去五年智能自控年報,其逐年營收情況如下:
萬訊自控
2024年1~9月, 萬訊自控 總營業 收入約為 7.4元 ,同比 減少1.7% ,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11萬元,同比減少62.98%。
1994年成立的萬訊自控一直深耕儀器儀表行業,其產品涉獵包括閥門定位器、電動執行器、流量計、氣體探測器、氣體報警控制器、電磁閥、信號調理器、控制閥、壓力和溫度儀表、物位儀表等,產品型號多達幾百種。
其中: 萬訊自控為電動執行機構廠商西貝SCHIEBEL公司的中國總代 ;定位器產品方面,除了萬訊自有 MVP閥門定位器 之外,還與與日本定位器生產企業——三艾斯公司(SSS CO.,LTD)合資成立了 三艾斯自控(江陰)有限公司 ;控制閥方面,參股無錫凱爾克閥門有限公司等,總共控股和參股企業有二十幾家,產品范圍涉及以上多種類別。
根據過去五年萬訊自控年報,其逐年營收情況如下:
浙江力諾
2024年1~9月, 浙江力諾 總營收約 7.12億元 ,同比減少10.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387萬元,同比減少70.13%。利潤水平下滑, 意味著今年的項目訂單價格競爭頗為激烈,同時成本控制上需要加強。
作為一家以球閥、蝶閥和閘閥服務于造紙行業起家的閥門企業,目前成長為一家控制閥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可設計和生產出適用于不同行業、不同市場需求的控制閥產品,為化工、石化、造紙等行業的用戶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系統化的控制閥解決方案。
根據過去五年浙江力諾年報,其逐年營收情況如下:
總結
報表中另外三家公司這里就不一一展開分析了。
總而言之, 通過2024年前三季度閥門上市公司的財報可以看出,盡管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行業內的龍頭企業或在某一細分市場具有絕對優勢的企業依然表現出明顯的競爭優勢 ,呈現出“贏家通吃”的局面。相比之下,中小企業在業績和利潤方面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面臨更多的挑戰。
2024年度的具體情況如何,今年還有2個月左右時間,還需等待各家公司的全年年報出爐后進行詳細分析。屆時,控制閥事務所將陸續為大家帶來最新的財報解讀和市場分析,敬請關注。
文字來源:微信公眾號 控制閥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