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碟閥是工業管道系統中常用的調節與切斷設備,其維修作業需遵循標準化流程,以確保維修質量、設備安全及作業人員安全。以下是電動碟閥設備維修作業標準,涵蓋作業前準備、檢查、維修步驟、質量要求及安全規范等內容:
安全確認
辦理設備停機手續,關閉電動碟閥前后端的切斷閥,緩慢泄壓至管道內壓力為零(若輸送介質為有毒、易燃、腐蝕性介質,需先進行介質置換或吹掃,經檢測合格后方可作業)。
斷開電動執行器電源,在電源開關處懸掛 “正在維修,禁止合閘” 警示牌,并由專人監護。
作業人員佩戴合適的個人防護用品(如安全帽、防滑手套、防護眼鏡,接觸腐蝕性介質時需穿防化服)。
工具與物料準備
工具:扳手(開口、梅花、力矩扳手)、螺絲刀、萬用表、兆歐表、百分表、塞尺、研磨工具、潤滑脂(根據介質選用,如食品級、高溫級)等。
物料:備用密封件(如閥座、O 型圈)、軸承、齒輪、電機配件、電纜線、清潔劑等(需與閥門型號及介質特性匹配)。
輔助設備:吊裝工具(若閥門重量>50kg)、腳手架(高空作業時)、通風設備(受限空間作業時)。
技術資料確認
查閱電動碟閥的產品說明書、圖紙,明確閥門型號、公稱壓力、密封形式(軟密封 / 硬密封)、執行器參數(功率、電壓、控制方式)等,避免錯用配件。
閥體與蝶板
檢查閥體有無裂紋、腐蝕、沖刷痕跡(重點檢查流道、密封面),測量腐蝕深度,若超過壁厚的 10% 需評估是否更換閥體。
檢查蝶板密封面是否磨損、劃傷、變形,用塞尺測量密封面與閥座的貼合間隙(軟密封閥≤0.05mm,硬密封閥≤0.1mm)。
檢查閥桿是否彎曲、變形、腐蝕,轉動閥桿(手動操作執行器),判斷是否卡阻、異響,測量閥桿與軸承的配合間隙(超過 0.3mm 需更換軸承)。
閥座與密封件
軟密封閥座(如橡膠、PTFE)檢查是否老化、開裂、脫落,硬密封閥座(如金屬)檢查是否磨損、點蝕。
檢查 O 型圈、填料等密封件是否失效(如硬化、斷裂),導致閥桿外漏。
電氣系統
用萬用表檢測電機繞組電阻(三相不平衡度≤5%),兆歐表檢測絕緣電阻(≥5MΩ,常溫下),判斷電機是否燒毀、受潮。
檢查控制模塊(如定位器、接觸器、繼電器)接線是否松動、氧化,端子排有無燒蝕,輸入 / 輸出信號(4-20mA 或開關量)是否正常。
檢查限位開關(開 / 關位)是否準確,手動操作至極限位置時,限位開關應可靠動作,切斷電機電源。
機械傳動
檢查減速器(齒輪箱、渦輪蝸桿)有無異響、漏油,潤滑油(脂)是否變質(如發黑、乳化),油位是否正常。
檢查執行器與閥桿的連接銷、鍵是否松動、斷裂,確保動力傳遞無打滑。
密封泄漏處理
若因密封面磨損導致泄漏:軟密封閥更換同型號閥座(需用專用工具壓裝,確保與閥體貼合緊密);硬密封閥需對密封面進行研磨(用研磨膏按粗→細順序打磨,直至密封面光亮、無劃痕)。
若因閥桿填料泄漏:更換填料(如石墨盤根、PTFE 填料),按 “切口錯開 90°” 分層裝填,用填料壓蓋均勻壓緊(松緊度以閥桿轉動靈活且無外漏為宜)。
閥桿卡阻處理
拆卸閥桿與執行器的連接,取出閥桿,檢查軸承磨損情況,更換損壞的軸承(軸承需涂抹耐高溫 / 耐腐蝕潤滑脂)。
若閥桿彎曲,需校直(冷校或熱校,避免過度變形),嚴重彎曲時直接更換閥桿。
閥體修復
輕微腐蝕可采用補焊(金屬閥體)或防腐涂層修復(如環氧樹脂),嚴重腐蝕或裂紋的閥體需整體更換(更換后需進行耐壓試驗)。
電機故障處理
電機燒毀:更換同型號電機(注意電壓、功率匹配),安裝前檢查電機轉向是否與執行器要求一致。
電機受潮:烘干處理(用熱風槍或烘箱,溫度≤80℃),烘干后重新檢測絕緣電阻,合格后方可使用。
控制部分維修
接線松動 / 氧化:清理端子排,用砂紙打磨氧化層,重新緊固接線(裸露導線需套絕緣套管)。
限位開關失靈:調整限位螺桿位置,手動操作至開 / 關位時,確保開關觸點可靠通斷;損壞時更換同規格限位開關。
減速器故障:漏油時更換密封件(如油封),加注適配的潤滑油(脂);齒輪磨損 / 斷裂時更換減速器總成或損壞齒輪。
整體組裝
按拆卸相反順序組裝:先安裝閥桿、蝶板,調整蝶板角度(確保與閥體流道垂直),再裝閥座、填料;最后連接電動執行器,緊固連接銷 / 鍵,確保執行器輸出軸與閥桿同軸度誤差≤0.1mm。
動作性能
通電試運行:電動操作時,閥門應開關平穩、無卡阻、異響,開 / 關時間符合說明書要求(誤差≤10%)。
限位準確性:全關位時,蝶板與閥座密封面貼合嚴密;全開位時,蝶板應與管道軸線平行,流道無遮擋。
密封性能
強度試驗:向閥體注水(或適配介質)至公稱壓力的 1.5 倍,保壓 30min,閥體、閥蓋無滲漏。
密封試驗:軟密封閥按公稱壓力的 1.1 倍試壓,硬密封閥按 0.6MPa(或公稱壓力的 1.1 倍,取低值)試壓,保壓 15min,密封面無滲漏(允許有微量濕潤,但無明顯滴漏)。
電氣性能
控制信號響應:輸入 4-20mA 信號時,閥門開度應線性跟蹤(誤差≤±1% FS);開關量控制時,閥門應準確執行開 / 關指令。
絕緣電阻:電機、控制回路對地絕緣電阻≥5MΩ(常溫下)。
作業安全
嚴禁帶壓、帶電作業,受限空間作業需持續通風,檢測氧含量(19.5%-23.5%)及有毒氣體濃度。
高空作業時系好安全帶,工具用繩系牢,避免墜落;使用電動工具時,檢查漏電保護器是否有效。
收尾工作
清理現場:回收廢棄配件、工具,擦拭設備表面,保持作業區域整潔。
記錄存檔:填寫《電動碟閥維修記錄表》,內容包括設備編號、故障現象、維修內容、更換部件型號、驗收結果、維修人及日期等,便于追溯。
試運行:通知工藝人員開啟前后端切斷閥,緩慢升壓,觀察閥門運行狀態,確認無異常后移交生產。
通過以上標準化作業,可有效保障電動碟閥的維修質量,延長設備壽命,降低運行故障風險,適用于化工、水處理、電力等行業的電動碟閥維修場景。